2025年开年以来,多家房企密集披露债务重组进展,碧桂园这家曾经的“宇宙房企”也在此时拿出了债务重组的框架。
1月9日晚间,碧桂园公布境外债务重组提案的关键条款,主要解决碧桂园现有债券债务、现有银团贷款债务以及由碧桂园借入或担保的若干其他贷款融资下的境外债务。
碧桂园为债权人提供了以下几种选择,分别是:现金回购、以强制性可转债的形式进行100%债转股、展期与部分股权化结合、发行新债延长年限等。这几种方式,削债的比例最高达到了90%,如要完全不削减本金,则需要自2025年6月30日后展期11.5年。
碧桂园称,如果重组提案得到落实,碧桂园集团将能轻松实现大幅去杠杆化,目标是减少境外债务最多116亿美元。同时,碧桂园也有望延长境外债务到期时间以及降低融资成本:其中,到期时间延长至最多11.5年,加权平均借贷成本则从重组前的每年约6%降低至重组后的每年约2%。
站在当下的时间节点,碧桂园的债务重组方案虽然非常“激进”,但长期资金市场和投资者的反应已不如此前强烈。按照碧桂园此前的计划,碧桂园即将在下周补齐延发财报,以当前的市场环境推测,碧桂园的财报出炉或将逐步降低市场的预期。
碧桂园此次所提供的债务重组方案与其他房企在形式上没太多区别,主要的不同在于碧桂园削债的力度。
分情况来看,碧桂园给予现金回购的选项时,将在重组生效日将债权人所持相关范围内债务通过要约回购的形式出售给碧桂园以换取现金,这种方式最少削减90%本金。
第二种选项则是通过强制性可转换债券的形式进行纯粹股权化,进行此操作后将导致100%的债务股权化,到期日也将相应延长,将是从2025年6月30日后3.5年。
此外,债权人还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延长债务年期与部分股权化相结合,这种组合则将导致67%的债务股权化。其中,部分股权化的形式包括强制性可转换债券及新债务工具,强制性可转换债券的最终到期日为2025年6月30日后7.5年。
最后的一种选项是通过新债务工具的形式延长债务年期,这样的形式分为两种情况:如果最终到期日为2025年6月30日后9.5年,该选项将削减35%本金;而如果不设本金削减,最终到期日则将延长至2025年6月30日后11.5年。
碧桂园在公告中宣布,其已与由七家知名银行(均为集团长期业务伙伴)组成的协调委员会达成共识,协调委员会由共同持有或控制碧桂园三笔银团贷款(未偿还本金总额为36亿美元)未偿还本金额约48%的贷款人组成,他们均支持碧桂园持续努力落实重组。
如果最终方案落实,碧桂园将能轻松实现大幅去杠杆化,目标是减少境外债务最多116亿美元。同时,碧桂园也有望延长境外债务到期时间以及降低融资成本:其中,到期时间延长至最多11.5年,加权平均借贷成本则从重组前的每年约6%降低至重组后的每年约2%。
此外,碧桂园控制股权的人杨惠妍家族此前也曾为碧桂园提供过11亿美元的股东贷款,杨惠妍家族在公告中表态,将考虑将这笔现有的股东贷款转为公司或附属公司的股份,具体条款有待协定。
接近碧桂园的知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碧桂园已经收到不少债权人的表态,表示愿意长期支持公司度过当前的难关,同时期望公司能够尽快完成重组。
尽管债务重组方案处处透露着“不友好”,但债权人目前也没太多可以斡旋的空间。给予碧桂园喘息的机会,寻求活下去的可能性或许是更好的方法。
接近碧桂园的的人偷偷表示,碧桂园已完成境内债第一次重组,若实现境外债务重组,短期债务和经营压力将显著下降。集团正积极自救,自2022年以来已处置资产及盘活资金超600亿元。
而根据公告,截至2023年12月31日,碧桂园境外应占有息负债总金额约164亿美元;碧桂园乐观预测,预计2024年至2039年可用于境外分配的净现金盈余介于200至250亿元之间。
由于碧桂园早在2023年就已经基本全面停止拿地,按照商品房的建设周期2-3年的时间来看,碧桂园2025年保交付完成后将基本度过交付高峰期,碧桂园“收支失衡”的局面有望改善,碧桂园寄望能够因此获得“新生”。
碧桂园在公告中披露资产时表示,公司控制超3000个开发项目,可售合同总面积约9000至9200万平方米,除此以外还有车位可供出售。根据保交付数据,2024年累计交付超38万套房屋,过去三年累计交付约170万套。
但现实的情况是,房地产行业在目前仍在筑底阶段,而由于碧桂园服务板块已经分拆为兄弟公司上市,加之商业、酒店等有价值的重资产已基本被碧桂园出清,能否如碧桂园所愿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其实存在比较大的不确定性。
但碧桂园方面对未来仍然充满信心。碧桂园董事会主席杨惠妍此前在碧桂园1月的工作会议上说,面对充满挑战与机遇的2025年,集团工作将围绕保交房和修复资产负债表两大关键任务展开。为此,集团将逐步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杨惠妍认为,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明显地增强了信心。随着政策环境的一直在优化,行业将逐步恢复活力,只要坚持不懈,公司也必将伴随着行业的复苏逐渐进入一个更为良性的发展循环。
马斯克痛批白宫贸易顾问:真是个白痴,此前贸易顾问称马斯克“就是个卖车的”
马斯克痛批白宫贸易顾问:真是个白痴,此前贸易顾问称马斯克“就是个卖车的”。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记者阚静文)“住手!”“抗争”“我们不想要这样的美国!”,超1000场,逾50万人参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签署最新的“对等关税”行政令,加之美国政府此前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引发美国国内及欧洲强烈抗议。连日来,多地民众走上街头,用行动表达不满与愤怒。
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总裁方大为6日在接受央视记者专访时表示,美国政府新关税政策的影响将是毁灭性的,不仅会使美国经济面临更加大的风险,引发的经济衰退更是对全球贸易体系的破坏。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总裁 方大为:我认为影响将是毁灭性的。
记者观察|美国各界人士:特朗普关税措施或致200万美国人失业 更扰乱全球贸易
美国总统特朗普本月2日在白宫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10%的关税已于5日生效,而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的更高关税将于9日生效。
护万家灯火 铸无畏警魂——追忆原天津市滨海新区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许喆
新华社天津4月3日电 题:护万家灯火 铸无畏警魂——追忆原天津市滨海新区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许喆新华社记者黄江林这是许喆生前的肖像照片(资料照片)。
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0时,北京时间4月9日12时,白宫所谓的“对等关税”砸向全球数十个经济体。钢铝、汽车、芯片、大豆……都成为白宫的扫射目标,无一幸免。这场自诩为“美国优先”的贸易战慢慢的变成了一场“经济勒索”。
美国几名男子抬棺下葬时脚下塌陷,连人带棺坠入坟墓,死者的儿子被压昏迷,家属计划寻求赔偿
贸易战没有赢家,中方不愿打贸易战,但中国政府也绝不会坐视中国人民的正当权益被损害和剥夺,如果美方执意进一步升级经贸限制措施,中方有坚定的意志、丰富的手段,必将坚决反制,并奉陪到底。
分析师:美国产iPhone售价将飙升至25700元,苹果市值蒸发近7750亿美元#美国产iPhone售价将飙升至25700元 #苹果市值4天蒸发5万亿元
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加大征兵宣传进校园工作力度,进一步激发高校学生参军报国热情,鼓励引导高校学生特别是应届毕业生积极参军入伍。通知强调,高校学生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重要人才资源。
#一汽丰田给你旧时光的新奖励#时光焕新计划的基础补贴随车龄每年递增 1000 元,叠加国家以旧换新补贴后,综合补贴力度大幅度的提高,成为最受欢迎的一款补贴政策❗一汽丰田旗下亚洲龙不仅颜值高,具有宽敞舒适的乘坐空间,还因为丰富的内饰配置,收到消费者喜爱!
美国的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应,来自欧盟的反击似乎也已经“箭在弦上”。欧盟委员会7日提议,对部分美国产品征收25%关税,其中就包括鸡蛋。有意思的是,持续遭遇“蛋荒”的美国最近正在四处“求蛋”。一边滥施关税,却一边想要鸡蛋,美国这是闹哪出?